政策解读 | 11项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我们怎么做?
2023-11-30
2023年7月18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的通知》,发布了11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通知》要求各地积极组织有关政府部门、学校、企业、产业园区承接重点任务,强化省级统筹,将重点任务建设情况纳入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工作中整体部署,对改革重点任务也提出了具体建设目标。
11项重点任务是什么?
1. 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
2. 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3. 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
4. 持续建设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5. 建设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
6. 建设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7. 开展职业教育一流核心课程建设;
8. 开展职业教育优质教材建设;
9. 开展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建设;
10. 开展具有国际影响的职教标准以及资源和装备建设;
11. 建设具有较高国际化水平的职业学校;
通过对《通知》研读,优优认为未来的职业教育改革将呈现以下四种趋势。
整合各方资源,形成规模集聚
根据《通知》的要求,高校将被鼓励与企业、产业园区、科研机构等深度合作,共同建设产教联合体和产教融合共同体。这种新的合作模式将有助于高校更好地与产业对接,整合职业教育资源、社会资源、企业资源,以市域和行业为依托,打造具有较大规模的、有地域职业特色的、行业技能典型的职业教育院校联合体,为职业教育贴近行业、贴近企业、贴近职业提供教学和培养基础。
开放职教大门,职业技能前伸
在《通知》中提出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需要从政策、制度上进一步打开院校大门,鼓励企业、产业和行业与院校深度合作,将企业、行业技能赋能前伸到职业院校的培养阶段。让学生在校期间就了解熟悉企业、行业的技术要求,让职业院校的专业应需而设。
集聚学校优势,提升职教质量
在《通知》中,提出了要建设一流核心课程和优质教材,这将为高校提供机会,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其专业和课程设置,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此外,对于一些符合新趋势、新需求的专业和课程,高校也将有机会进行创新和改革。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虚拟仿真建设、核心课程建设、优质教材建设等是推进和形成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高校认清优势、抓住机遇、发挥优势专业的作用,不断提升质量,争当示范校。
构建标准化、国际化职业教育新品牌
在《通知》中,特别强调了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这为高校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可以借鉴国际上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经验,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和影响力,打造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品牌,建立职业教育国际化品牌项目培育、发展和推广机制,提升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优优汇联赋能院校改革措施
近年来,优优汇联与各大院校主动开展产教融合育人探索,与11项职业教育重点建设任务不谋而合。优优汇联总结自己在电子商务领域的产教融合实战经验,从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专业教学资源库、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优质教材、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等任务切入,探索服务学校的新路径,助力高校职业教育改革。
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
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包括三类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学校实践中心,公共实践中心和企业实践中心。
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领域,优优汇联作为eBay“E青春”、Shopee“young帆计划”官方认证服务商,已参与到多所院校的学校实践中心建设中,通过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实战项目,引入企业、引入师傅、引入项目、引入课程,构建“理论+实训+实战+创新创业孵化”的“四位一体”实训实战教学模式。对接跨境电商1+X职业技能等级认证标准,开发培训资源包,协助学校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以培养出高素质实战型创新创业人才。